一、按材料分類
木錨桿:有普通木錨桿和壓縮木錨桿兩種,具有一定的柔韌性,但強度相對較低,易腐朽,現(xiàn)在煤礦中使用較少。
金屬錨桿:包括鋼筋或鋼絲繩砂漿錨桿、倒楔式金屬錨桿、管縫式錨桿等。其中,管縫式錨桿是全長摩擦錨固式錨桿,安裝簡單、錨固可靠、初錨力大。
樹脂錨桿:用樹脂作為粘結劑,錨固力強、固化速度快,但成本較高。
快硬膨脹水泥錨桿:采用普通硅酸鹽水泥或礦渣硅酸鹽水泥加入外加劑而成,具有速凝、早強、減水、膨脹等特點,能快速提供錨固力。
雙快水泥錨桿:由成品早強水泥和雙快水泥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,快硬快凝、早強,可用于快速支護。
玻璃鋼錨桿:具有輕質高強、耐腐蝕性好的特點,適用于一些對耐腐蝕性有要求的特殊環(huán)境,但成本較高。
二、按錨固方式分類
機械摩擦式錨桿:如管縫式錨桿、倒楔式金屬錨桿,利用錨桿與圍巖之間的摩擦力產生支護力,設計簡單,安裝方便,但支護力相對有限。
粘接式錨桿:包括樹脂錨桿、鋼筋或鋼絲繩砂漿錨桿等,通過錨固劑將錨桿與圍巖粘結在一起,形成整體支護結構,錨固效果好,能適應不同地質條件。
自錨式錨桿:利用物理方法如楔塊、木塊等將錨桿固定在圍巖中,無需額外的錨固劑,施工便捷,但支護效果受圍巖條件影響較大。
三、按錨固原理分類
端頭錨固錨桿:錨固力主要集中在錨桿的端部,如金屬倒楔式、脹殼式錨桿等,適用于局部圍巖破碎或需要快速支護的場合。
全長錨固錨桿:錨固力沿錨桿全長分布,如金屬砂漿錨桿、樹脂藥包全長錨固錨桿等,能有效提高支護結構的整體穩(wěn)定性和承載能力。
四、支護方法
單一錨桿支護:在圍巖條件較好的情況下,可單獨使用錨桿進行支護。根據(jù)巷道的形狀和尺寸,按照一定的間距和角度布置錨桿,將錨桿安裝在巷道的頂板和兩幫,使錨桿深入圍巖內部,將不穩(wěn)定的巖層與穩(wěn)定的巖層連接在一起,形成一個整體的承載結構,提高圍巖的穩(wěn)定性。
錨桿 + 網(wǎng)支護:當圍巖表面比較破碎、松散,容易出現(xiàn)小塊巖石掉落時,常采用錨桿加金屬網(wǎng)或塑料網(wǎng)的支護方式。先施工錨桿,然后在錨桿外露端鋪設金屬網(wǎng)或塑料網(wǎng),并用錨桿托盤將網(wǎng)固定在圍巖表面,防止碎塊掉落,同時使錨桿的支護力通過網(wǎng)均勻地傳遞到圍巖表面,增強支護效果。
錨桿 + 鋼帶支護:對于跨度較大或圍巖壓力較大的巷道,可采用錨桿加鋼帶的支護方式。鋼帶一般采用鋼筋或扁鋼制成,安裝在錨桿之間,將多根錨桿連接成一個整體,形成一個連續(xù)的支護結構,提高錨桿的整體支護能力,增強對圍巖的控制效果。
錨桿 + 錨索支護:在深部礦井或圍巖條件復雜、地應力較大的情況下,常采用錨桿和錨索聯(lián)合支護的方式。錨桿主要用于加固巷道淺部圍巖,錨索則深入到深部穩(wěn)定巖層中,將錨桿支護形成的次生承載結構與深部圍巖相連,提高次生承載結構的穩(wěn)定性,充分調動深部圍巖的承載能力。
錨桿 + 噴射混凝土支護:噴射混凝土可以封閉圍巖表面,防止風化和水的侵蝕,同時與錨桿共同作用,提高圍巖的穩(wěn)定性。先施工錨桿,然后在巷道表面噴射一定厚度的混凝土,形成一個整體的支護結構,適用于圍巖破碎、有滲水等情況的巷道支護。